首页 > 新闻中心 > 黔粮资讯
集聚行业优势 助力兴仁薏仁米产业扶贫高质量发展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一、因地制宜 培育产业 推动脱贫攻坚

    ——贵州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高度重视在兴仁市开展的定点帮扶工作,将推动兴仁市薏仁米产业发展,作为做好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抓手,集聚粮食行业优势,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助力兴仁薏仁米产业扶贫高质量发展。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是“中国薏仁米”之乡,种植薏仁米有上千年的历史,“兴仁薏仁米”以其药用功效突出而得盛名,从事薏仁米相关产业,是当地群众重要收入来源,薏仁米产业发展,对于兴仁市脱贫攻坚工作意义重大。

二、紧盯“五个强化” 助力产业发展

——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统筹抓好产业扶贫工作。与兴仁市签订《产业扶贫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帮扶内容、时间表和路线图。落实驻村帮扶任务,派出5名优秀干部,到兴仁市开展驻村帮扶与产业扶贫工作。

 ——强化项目引领 在兴仁市实施“中国好粮油”示范县项目,项目总投资3.89亿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1.44亿元。完成“中国好粮油”兴仁薏仁米10万亩示范基地建设,为“产购储加销”“五优联动”奠定基础。

     ——强化科技支撑 推动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与兴仁市人民政府共建薏仁米产品研发中心,为薏仁米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智力支持。

——强化品牌打造 帮助兴仁市获得“中国薏仁米之乡”殊荣;推动贵阳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在兴仁市挂牌设立薏仁米交易分中心;组织“兴仁薏仁米”参加中国粮食交易大会等国家级展会;协助兴仁市举办,兴仁薏仁米国际博览会,增强了“兴仁薏仁米”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强化顶层推动 争取到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支持,把薏仁米纳入军粮供应体系,使“兴仁薏仁米”得到国家部委、相关省、区及部队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促进了兴仁市薏仁米产业格局定位的提升。 

     三、政府得民心 产业得发展 农民得增收

     ——产业影响力稳固提升 到2019年底,兴仁市薏仁米年加工能力达到45万吨,综合年产值达50亿元以上,产业在“种植面积、加工能力、良种繁育、研发能力、品牌影响、规划定位、交易市场”等方面“七个全国第一”优势更加稳固。

 ——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近年来,兴仁市薏仁谷价格逐年上涨,到2019年底,兴仁市薏仁谷收购均价达4.5元/斤,总产值9.18亿元,2019年比2017年增收4.08亿元,惠及薏农50274户198612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4.36%,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884户45811人,占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总人口的48.2%,户均增收约8160元,薏仁米产业的发展,对于兴仁市抑制返贫、巩固脱贫成效、乡村振兴等工作的开展,具有举足轻重推动作用。

 ——产业扶贫示范作用突出 兴仁市巴铃镇大普村薏仁米“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基地,为延伸兴仁薏仁米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实现三链融合发展,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如今在兴仁市,优质薏仁米种植,越来越受到当地薏农的认可,已成为贫困户脱贫、农民增收的“金钥匙”,薏仁米产业发展势头正旺,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贵州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特色粮食产业扶贫的作用也更加突显。

四、尽锐出战 助力脱贫攻坚

截至目前,贵州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已向兴仁市派驻2支工作队12名年轻帮扶干部,目前在岗的仍有5名,持续实施组团式扶贫。局党组相关领导,多次到兴仁市勉励帮扶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肩负责任,带着感情来扶贫,全心全意为当地群众服务。帮扶干部牢记殷殷嘱托,把兴仁作为家乡,在一线摸爬滚打,在调研中摸清实情,在实干中锤炼能力,和当地干部群众并肩作战。

走村入户、解忧济困、精准帮扶、紧抓项目……5年来,帮扶干部主动融入地方,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推动定点帮扶与地方脱贫攻坚相互融合,形成贵州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兴仁市的良性互动,助力兴仁脱贫攻坚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

2018年是兴仁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决胜之年,全市上下集中所有精力、聚集各方力量、统筹多种要素,全力以赴迎接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工作队帮扶的5个村,对照脱贫程序和标准,确保804户3586人实现稳定脱贫,顺利迎检,是工作队驻村帮扶主要工作。

迎检工作开始后,工作队立即进入临战状态,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收入达标,吃穿不愁,住房、医疗、教育有保障),坚持以“零问题”的标准,带头开展各项迎检准备工作,4个月中,工作队遍访5个村贫困户1450余人次,充分利用工作会、群众会、院坝会、入户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扶贫政策,组织召开各类群众会议140多场次,覆盖群众4100余人次。2018年7月19日,工作队同志任第一书记的三家寨村、大荒坪村,作为第三方评估抽查样本村,以零问题、群众满意度高通过了评估验收,9月21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印发通告,同意兴仁退出贫困县。

2019年,工作队围绕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工作目标,积极参与“未脱贫人口脱贫攻坚战、已脱贫人口巩固扶贫成效保卫战、返贫风险户和边缘户致贫阻击战”三场战役,年末,工作队所帮扶村剩余的96户贫困户297人全部脱贫,工作队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2020年工作队继续牵头在各村开展常态化“四逐四准”工作,驻村逐户制定巩固提升方案,共商发展措施,解决“两不愁”“三保障”方面的问题短板,通过连续奋战,扎实工作,帮扶的五个村在今年8月,顺利通过脱贫攻坚普查验收。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也正是春耕生产的重要时节,既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又要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贵州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驻兴仁市同步小康工作队必须完成的使命,工作队5位同志闻令而行,越是艰险越向前,坚决打赢两场战,誓要夺取双胜利。

(一)精心组织,带头落实各项防疫举措。工作队紧盯定点帮扶村中重点人群不放松,对从武汉入黔人员,组织驻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采取分片包保、定点联系等方式,包片、包户、包人,全面开展地毯式、网格化排查,做到包保到户、落地到人,摸清潜在传播者底数,千方百计把群防群控落实到组、到户、到人。组织包保责任人,通过微信、电话、入户宣传等方式,全覆盖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和排查,引导群众科学防护,自觉配合疫情期间的特殊管控。通过各项防疫措施的落实,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广大群众做到不赶集、不聚众,白事从简、停办各类酒席,返乡人员自觉做到居家隔离14天以上。在战疫一线,工作队同志以遏制疫情为重,将安危置之度外,白天进村入户排查、发放宣传资料、驱散闲聊人员,夜晚参加卡点执守,参加疫情防控以来,工作队走访排查群众32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300余份,驱散闲聊人员24场次,利用“喇叭”宣传60多次。

(二)筹措防疫物资,加固一线防火墙。疫情发生后,各种防疫物资紧缺,一线防疫人员急需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面对这种情况,工作队急同志们之所急,在防疫物资十分短缺的情况下,通过积极协调、多方筹措,筹措到酒精、84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资,自2月5日起,先后多批次,将价值5万余元的防疫物资运抵兴仁,有力的支援了驻地的疫情防控工作。

(三)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春种不忙,秋天无粮。在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面对疫情大考加试,工作队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建立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组织群众做好春耕备耕,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队在5个村,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薏仁米订单种植8000多亩,为薏农争取并免费发放了价值60余万元的优质薏仁米种子,惠及农户2384户,贫困户584户,持续巩固扶贫成效,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工作队定点帮扶的5个村的贫困户,均实现了稳定脱贫,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

工作队得到了省、州、市、镇四级党委政府肯定,2019年,驻村工作队被黔西南州授予“全州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几位驻村第一书记分别获得“全省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 “全州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脱贫摘帽不是收兵锣,而是奋进鼓。工作队将坚持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确保帮扶力度只增不减,巩固发展脱贫成果,进一步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来源:贵州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驻兴仁市同步小康工作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