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 > 行业发展
山地遍珍宝 贵州好粮油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地无三尺平,是关于贵州的标签。曾经,贵州因山而穷,如今,却因山而美、因山而贵。哲人说,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又是山是参禅的“三重境界”,而这,恰恰也是贵州粮食人读懂“山字经”、与山共舞的“三重境界”。

巍巍青山,峰峦叠嶂,这是贵州“山字经”的开篇,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绪论”,层层叠叠的梯田,木墙灰瓦的粮仓是贵州粮食的剪影。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地貌的内陆省份,“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均耕地1.17亩,低于全国人均水平。看山是山,山既是贵州最天然的皮肤,也是贵州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与雄奇绵长的莽莽大山共舞,似乎是贵州人的“宿命”。

贵州人对山的情感曾是复杂的。在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年代,面对放眼走不尽、爬不完的山丘,面对时不时露出大自然狰狞面的灾害,贵州人断不会萌生出“我见青山多妩媚”的悠闲情怀。彼时,山是阻挡贵州人举目远望的屏障,是制约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枷锁,是贵州粮食增产增效的瓶颈。看山不是山,是贵州的烦恼,也是贵州粮食“山字经”的“问题导向”。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句话,勾勒出了“两条底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观,这也成为贵州粮食“山字经”破题的不二法门。看山又是山,此时,绵绵青山成为高铁、高速路边的动人景致,成为贵州发展山地旅游的杀手锏,更成为贵州发展特种优势粮食产业的聚宝盆。

——自然禀赋佳。贵州地理环境复杂,卡斯特地形地貌海拔高差悬殊,气候类型多样,立体农业特征十分明显,适应种植多种亚热带农作物,农作物一年可两熟到三熟。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地理背景的组合,为粮油种植提供了有利的生态环境,使粮油产品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和品质特殊性。

土壤。根据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分析,贵州耕地土壤有机质及全氮含量丰富,有机磷含量处于全国前列,速效钾含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来看,贵州耕地土壤养分含量在全国等级标准中处于上游水平。

气候。贵州属于低纬高原山区,气候温和湿润,无霜期较长,80%以上的地区平均气温在14~18 ℃,光热水匹配协调,特别是光合有效辐射较多,能充分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

水质。贵州水资源总量丰富,年降水量1100至1300毫米,地表水资源量超过1200亿立方米。据2018年4月贵州重点流域《水质月报》显示,全省国控断面水质状况为优,全省52个监测断面中,达到1类至3类水质的断面占统计断面的92.3%,充足的水量和优良的水质为农业灌溉提供了保障。

——交通条件好。全省已通航的机场共11个,拥有辐射华南、华北、华东、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主要城市的航线网络。已开通运营沪昆高铁、贵广高铁和渝黔高铁以及城际列车。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以贵阳为中心,北至重庆、成都,南至南宁、广州,西至昆明,东至长沙、杭州、上海、北京,交通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覆盖全省、通达全国、内捷外畅、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黔粮出山”提供了快捷通道。

——产业基础牢。贵州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立足省情、粮情,创新举措,敢于作为,切实发挥行政推动作用。“优质粮油订单种植”促农增收达93亿元;西部地区最大的粮食综合体项目“西南粮食城”建设初步成型,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办学规格档次不断提升;全省粮油工业总产值从2011年的77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025亿元,迈入千亿省行列,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政策支持强。2016年8月中办、国办将贵州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方案》中,明确建设“多彩贵州公园省”的总体目标,并把完善绿色制度、筑牢绿色屏障、发展绿色经济、建造绿色家园、培育绿色文化人作为贵州发展的基本路径。在国家一系列保护贵州生态、推进贵州发展的宏观政策指引下,贵州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利用生态环境、资源禀赋,发展生态农业、现代农业,推动乡村振兴,努力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2018年4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实施意见》,提出建成具有贵州特色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的目标,同时要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大型粮企入黔,为全省粮食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展跨省区或跨国合作。系列政策的出台,为贵州好粮油“破茧成蝶”提供了支撑,明晰了思路,描绘了愿景。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粮油因山而珍贵,山因粮油生长而灵秀。如今的贵州粮食人倍加珍惜大山给予的馈赠,更在山地与科技上寻找新的平衡,遵循自然,利用自然,释放自然,悉心培育各种特色粮食作物,经过近年来的倾力打造,全省特种优势粮食产业已初具雏形:

——茶油产业。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远远高于菜油、花生油和豆油,维生素E含量比橄榄油高一倍,并含有山茶甘等特定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茶油产业是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省政府成立专班,省领导亲自挂帅,计划实施油茶种植300—500万亩,倾力打造油茶产业。产业主要分布于黔东南、铜仁、黔西南等市州。龙头企业有:贵州一航生态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贵州乔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黎平县霞宇油脂有限公司等。

——优质米产业。主要有大粒香、锌硒米等品种,味香醇,适口性好,富含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需微量元素。产业主要分布于遵义、黔东南等市州。龙头企业有:国家级龙头企业贵州茅贡米业公司,省级龙头企业贵州竹香米业公司、贵州神龙米业公司、贵州榕江粒粒香米业有限公司。

——薏米产业。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薏米能“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渗湿”,大量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薏米还是一种抗癌药物。黔西南州兴仁市是著名的“中国薏仁米之乡”,是我国及东南亚薏米集散中心。龙头企业有:贵州泛亚集团、贵州兴仁聚丰薏苡股份有限公司等。

——特色米产业。主要有红米、紫米、黑米等品种,色泽鲜艳,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和人体所需矿物元素。产业主要分布于安顺、黔南、黔东南等市州。龙头企业有:贵州金晨农产品开发公司、雷山万城农业有限公司、贵州汉伏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

——香禾糯产业。香禾糯是侗族传承至今的一种特色水稻品系,其蛋白质和人体必需赖氨酸含量都超过一般稻米,并具有气味香醇、糯而不腻、营养丰富、口感极好等特点,素有“一家蒸饭满寨香”的美誉,被称为“糯中之王”。产业主要分布于黔东南州。龙头企业有:贵州月亮山九芗农业有限公司,贵州侗乡米业公司等。

——菜籽油产业。菜籽油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油酸含量仅次于橄榄油,平均含量在61%左右。此外,菜籽油所含有的对人体有益的油酸及亚油酸含量居各种植物油之首。贵州是全国油菜籽主产区,年产量85万吨左右,产业分布于遵义、安顺、铜仁、黔南、黔东南等市州。龙头企业有:贵州金杨油脂公司、贵州四方粮油有限公司、贵州安顺油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青山依旧,绿水长流,生态是贵州最美的风景。地无三尺平,已不再是带来贫困落后的桎梏,而是贵州专属的天生丽质。加榜梯田、水上粮仓已成为生态与文化的代名词。崇山峻岭间,青幽的稻田,金灿的油菜花,翠密的茶籽林,起伏的红粮地,仿佛用油彩堆积出一幅唯美画卷,若您驻于画中,定是那点睛之笔,将平添意境之美。“山地遍珍宝,贵州好粮油”,热情好客的贵州粮食人,热忱邀请您,开启您的“寻宝”之旅,在“最美多彩贵州”演绎更多、更精彩“点粮成金”的故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